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14 10:46:17
五、棕眼
1、原料及泥浆浆方面
①原料拣选不细、洗料不净、有机物等杂质混入其中、致使泥浆发酵产生气泡。
②出球磨机的泥浆,在向储浆池输送过程中,因冲力大在浆池中产生气泡;储浆池的底部杂质多,又未定期清洗储浆池。
③泥浆陈腐期短。
④泥罐内的泥浆真空脱气达不到额定真空度,泥罐底部的泥浆真空脱气不彻底。
⑤向成形泥缸、泥罐送浆时,因管道设计不合理产生棕眼。
⑥管道成网状,互相交叉,供浆和回浆时互相影响。
⑦管道靠近地坑、暖气等热源,管道内过夜残存的泥浆遇热发酵。
⑧供浆时压缩空气压力偏高,在泥浆输送时卷入空气。
⑨不使用管道压力注浆的泥缸,每天未进行有效搅拌。
2、注浆及半成品加工方面
①擦模力量过大,模型过湿,失去对泥浆的吸水能力。
②注浆方法不好。
③修坯时未能清除坯体上已经存在的棕眼。
④施釉时,因个别产品的坯体沟洼处积有灰尘等,且坯体的含水率又高,强行进行喷釉,局部产生棕眼。
六、缺釉缺釉是指有釉制品的表面局部无釉。
①坯、釉料配方不当,致使在常温或熔融之前釉层局部脱落。
②釉高温粘度大,釉熔体表面张力过高、釉与坯的浸润不良,导致缩釉的缺陷。
③坯体中的可溶性盐类,在干燥不当的情况下,往往浓缩在坯体的边沿、棱角等水分容易蒸发的部位,形成深色的“碱皮”,使釉不能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发生缺釉。
④釉浆过细,密度过大,施釉不均匀或釉层过厚。
⑤坯体擦水不当,喷釉前坯体有的部位含水率高,釉浆对坯体的附着力差。
⑥喷釉前,坯体表面有灰尘、泥水、浮砂、油迹、蜡点未清除干净,减弱了釉在坯体上的附着力,烧成后釉层收缩出现无釉部位。
⑦喷釉前,喷枪走动不均匀,坯体局部未喷到釉,或坯体沟角部位局部釉层过厚。
⑧釉坯在存放、搬运、装窑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将局部釉面蹭掉而未及时补救,造成缺釉。
⑨釉坯存放过久,且存放在湿度高的场所,入窑坯体含水率过高,在烧成过程中釉层开裂卷起,产生小面积缩釉。
上一篇:陶瓷产品设计开发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分墙地砖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