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12 09:14:00
一条窑炉需要多名窑工看守火膛
■徐艺星 文/图
夏日炎炎,德化三班镇蔡径村,蒸笼般的窑炉边,年过花甲的老窑工冯清桂冯清芳兄弟,正带领十来名窑工,大汗淋漓地给烧瓷窑炉腔口不间断地添柴。
柴烧是德化陶瓷传统烧制工艺。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实现烧瓷电气化,柴烧窑炉仅存蔡径村一处了。这里的柴烧陶瓷,已经有千百年历史,窑工们依然守望着传统的柴烧方式。低矮灰暗的土木结构灰瓦作坊,古老的传统陶瓷生产工具和工序,乱石和耐火砖混合拱砌的窑炉,还有那憨厚淳朴、因长年烟熏火燎的古铜色面庞的窑工,使人穿越时空,仿佛来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里的陶瓷作坊。
窑工来自田野阡陌,主业务农,农闲到窑口打工,补贴家用。窑工和泥土烟火相伴,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冯清桂兄弟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祖上世代跟窑炉打交道。兄弟俩10多岁就到瓷厂打工,至今已经烧了40多年窑。
冯清芳说,上世纪末,他们开始承包村里这陶瓷作坊和窑炉,又筹集资金投入,2010年左右最火红的时期,有一两百号工人、6条窑炉,每年烧50多次窑。近年来,烧窑次数逐年递减,如今有经验的窑工很少了,几条窑炉不同窑主,但烧窑的窑工都是原班人马,都是上年纪的村民,这条窑烧好之后,又被雇佣到另一条窑干活。因为时下年轻人,基本不愿干这收入不高的累活了。
烈火练就金刚身
为数不多的窑工中,女窑工更是凤毛麟角。
窑工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
待烧的瓷胚
开炉点火前,先祭祀窑神。
工坊也是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