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03 15:15:00
编者按:
第44届世遗大会在福州落幕后,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此,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探访福建非遗技艺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的非遗技艺,以助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陈明良展示手工成型技艺。陈明良供图
近日,德化窑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这已是德化窑遗址第四次被列入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德化瓷以“中国白”闻名世界,德化有着“世界白瓷之母”“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自宋代以来,德化瓷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德化瓷不仅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注浆。陈明良供图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德化瓷标志性的瓷雕技艺始于宋代,传承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瓷质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瓷塑精致典雅、巧夺天工。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7月,德化窑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成为首批陶瓷窑址类世界文化遗产。
雕刻。陈明良供图
德化瓷烧制技艺可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烧成三个过程。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陈明良介绍,陶瓷雕塑综合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雕塑成型,然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其中,成型技艺有两种,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雕塑成型工艺,以模制为主,兼有少量捏制。
陈明良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德化日用瓷的烧造技艺。直到16岁,他开始拜师学艺,学习雕塑。洗泥、拉坯、雕刻、上釉、装烧……从艺40多年,陈明良在传承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努力创作新造型。他的许多作品成功再现了“象牙白”“猪油白”“孩儿红”等明代以来出现的釉色。
雕刻中的作品。陈明良供图
“每一个时代都要传承和创新,无论是工艺上,还是胎釉上。”陈明良说,“德化传统陶瓷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造,结合传统技艺,创作出让更多人喜欢的现代作品。”
“要充分挖掘、整合德化县丰富的陶瓷旅游资源,制定专项规划,结合德化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讲好德化故事,打造陶瓷+旅游融合新地标。”同时,身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的陈明良建议。
雕刻。陈明良供图
据了解,在活化人才传承体系方面,德化已经打开新局面。通过发挥家族传承优势,鼓励、引导传承人做好家族传承工作,目前形成了以苏氏、许氏、陈氏等家族为代表的家族传承。此外,拓宽师徒传艺渠道,推行“名师带徒”“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授艺”等模式,其中,“名师带徒”制度规定一个师傅最多只能同时带10个徒弟,“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授艺”每次只能带3个徒弟。
目前,德化拥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产品80%出口190多个国家地区,陶瓷品牌价值达1086亿元,居全国陶瓷产区第一位。
雕刻。陈明良供图
2016年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按照“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新型陶瓷规模化”发展思路,制定了阶段性目标:陶瓷产值力争到2022年突破500亿元,至2025年突破700亿元以上,至2027年锻造形成陶瓷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2020年,德化已实现陶瓷产值402.5亿元;2021年上半年,德化县陶瓷发展势头强劲,实现规模以上陶瓷工业总产值133.45亿元。
雕刻。陈明良供图
擦水。陈明良供图
干燥。陈明良供图
装烧。陈明良供图
成品。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前)正在教学。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中)正在教学。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中)正在教学。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作品《文昌点举》。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作品《千手观音》。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作品。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作品。陈明良供图
陈明良作品。陈明良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