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3 14:53:00
全文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内容:
(一)思路和目标方面。聚焦培育壮大“中国白·德化瓷”产业,围绕新产品、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品时尚化、品牌高端化、制造数字化、生产绿色化、工艺标准化、资源集约化,探索创建海丝陶瓷创新试验区,推动产业规模尽快突破千亿元,打造“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方面。针对陶瓷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的,按规定给予分档奖励;对企业兼并重组、招商引资等按规定给予补助和前期费用支持;对掌握特色工艺、技术、配方,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的陶瓷企业申请专精特新,在评选中予以加分支持;支持引进知名企业咨询机构帮助陶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支持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省级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专项;鼓励企业开发功能性陶瓷、生物降解陶瓷、铁电陶瓷等,支持注浆、滚压、打磨等工艺的设备研制,对经认定属于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产品按规定予以奖励;支持建设陶瓷研发设计中心、快速打样中心、印花中心、陶土加工中心、原材料集采供给中心等公共平台;支持申报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支持建设德化(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四)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方面。发挥国家陶瓷行业工业设计研究院作用;鼓励整合赛事、论坛等活动,提升“何朝宗杯”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平台影响力;支持德化联合世界设计组织(WDO)举办世界陶瓷设计大会;奖励陶瓷工业设计成果的落地转化;支持打造陶瓷3D打印共享服务平台。
(五)加快数字化改造方面。支持企业申报享受技改项目设备补助、技改融资贴息等政策;引导中科院泉州装备所、泉州哈工大研究院等院所以及知名数字化系统集成商与陶瓷企业对接,提高注浆、滚压、上釉、成型等流程数控化水平。支持建设陶瓷行业二级解析节点,对注册企业数、标识注册量、解析量超一定规模,且具备典型企业服务案例的建设运营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对获评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和5G全连接工厂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享受软件业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专项政策。
(六)铸造品牌拓展市场方面。统一打造运作“中国白·德化瓷”品牌;在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设“中国白·德化瓷”专馆;支持在福州、厦门等地建设德化陶瓷综合展示平台;支持在国内外重要展会设置“中国白·德化瓷”展区,对展位、布展和办证等费用予以支持;支持德化组织企业到境外参加陶瓷展会;支持德化白瓷进4A、5A景区以及高端酒店、宾馆等。
(七)培育高端专业人才方面。支持德化培育引进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德化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等专业人才;支持在闽台湾陶瓷艺术人才申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支持建设大师园,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强强联合做精大师瓷品牌,做大做强大师经济;鼓励建设陶瓷技工学校,支持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类专业建成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培养陶瓷产业专业技能人才和本科层次人才。
(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强化陶瓷企业与旅游、电商、家居、酒店、酒类、茶叶、化妆品等跨界融合,做精做细陶瓷工艺旅游商品市场。支持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联合国家、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在德化设立考古工作站;支持建设陶瓷文化观光工厂等,支持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九)加强政策要素保障方面。泉州市及德化县要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配套出台专项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资金连续三年(2023-2025)、每年给予德化县1000万元专项支持,重点用于德化支持骨干企业培育、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市场拓展、招商引资、平台打造、管理提升等。
(十)加强行业引导服务方面。要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开展“直通车”服务。要建立健全陶瓷产业梳理分析工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技术、重点项目、重点市场等的研究指导,在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平台载体、质量品牌、大师经济、文旅融合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下一篇:苏祖建:以泥为墨 泥书添瓷韵